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大家说法 > 疏忽大意转错款怎么办?韶关新丰法院: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疏忽大意转错款怎么办?韶关新丰法院: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发布时间:2024-06-17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感谢韶关新丰法院替我主持公道,原本以为钱转账错误就没了,幸亏你们替我讨回!”近日,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的原告因身在外地,为表示感谢,特意将一面印有“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的锦旗寄送至新丰法院。

  原来,谭某是四川人,通过支付宝转账误将41000元转给了广东省的潘某。谭某迫切想联系上潘某将款项退回却深感无力,后了解到潘某居住在新丰县,又在银行账户上查找到资金转入到潘某银行卡上的记录,遂向新丰法院起诉,要求潘某返还该笔款项。

  新丰法院经审查,发现谭某误将41000元转到潘某的账户,但双方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和其他经济往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减轻当事人诉累,让矛盾快速化解,法院便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

  起初,潘某以为该笔款项是生意往来上的资金,已经用作他用,并不愿意将资金返还。

  “其实查看你们之间的银行流水,可以发现该笔资金确实是谭某转错款,你取得该笔款项没有法律依据,应当予以返还。”后经查证以及调解室工作人员的释法明理,最后,潘某表示同意将资金返还。

  但是,潘某又提出自己的顾虑,担心线上返还资金后,谭某不撤诉,影响自己的征信。为进一步打消潘某顾虑,督促潘某返还该笔款项,法院调解室工作人员通过微信添加谭某、潘某好友,创建群聊督促潘某向谭某转账,返还不当得利。最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谭某确认收到款项并撤回了起诉。

  法官说法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移动支付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在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移动支付手段进行转账、汇款时,一定要反复核实、认真核对,在确实收款人信息无误后再进行后续操作。若出现转账错误的情形,要及时保存对方信息、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并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沟通协商取回款项。如对方拒不返还,应及时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有效解决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本案原被告之间并无因经济往来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原告错付41000元到被告账户,被告占有该款项没有法律依据、应及时退还。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yasf/content/post_1612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