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按照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坚持典型引路的指示,7月2日,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山南市召开,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四个创建”,加快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近期,区党委政法委将陆续推出全区七地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交流做法,启发互鉴,引领带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基层治理工作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崩岗派出所积极开展零距离服务群众、多元化化解纠纷、全时空守护平安工作,探索出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的新时代“枫桥经验”。2022年,在全体民辅警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荣获公安部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
一、忠诚不偏移,做政治忠诚的“明白人”
优化支部设立。派出所以警务分队为单位,整合警务站、警务室党员民辅警设立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聚力思想建设。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顽瘴痼疾整治工作,坚决肃清流毒影响,让民辅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搭建党建+网格工作平台。通过所长兼任办事处书记、警长进居委会班子举措,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搭建起了党建引领、互促互进、同向发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平安不出事,做人民群众的“守护人”
创建“2+N”联动联防机制。聚焦“一横三纵十巷”社会面防控经纬,科学织好辖区防控图,全面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牵头,基层治保力量、人民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工作模式,组建1200余名“红袖标”联防力量,在重点时段、重要区域、复杂部位开展治安巡防工作,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确保社会面秩序持续平稳。突出辖区复杂区域治理。聚焦人员密集场所巡防、重点部位守护、行业场所监管工作任务,针对八廓商城美食街娱乐场所和酒吧众多,夜间人流量大,各类案事件高发等特点,主动对接指导辖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和娱乐场所、酒吧业主,组建义务巡逻队,在夜间开展不间断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等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极大降低了各类案事件的发生。深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将指挥调度功能前置至便民警务站和警务分队最前端,组建吉崩岗派出所“片区指挥调度室”,统筹辖区基层力量,实现统一调度、协调推进新格局,做到“服、巡、防、管、处”工作一体化开展。
三、矛盾不上交,做人民群众的“管事人”
聚焦资源整合。2019年,整合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群众等力量,成立“吉祥调解室”,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注重专业调解。试点创新“律师进所”,与律所签订法律援助协议,让专业律师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纠纷调解。强化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教育。紧盯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火灾、扒窃等影响群众生产财产安全领域,采取定点宣传、入户宣传、法治讲座等形式让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根植群众心中,让广大群众遇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近年来,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化解历经10余年的信访积案2起,实现了辖区信访人员零失控,非正常访案件零发生的工作目标。
四、服务不缺位,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推出“错时服务制度”。针对部分群众“上班时间请不到假,下班时间办不了事”的实际,坚持在周六休息时间开展户籍办理业务,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试点“户籍办理跨省通办”。作为全区“户籍办理跨省通办”首批试点推广单位,累计完成500余人身份证网上跨省通办业务,为群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招募“校园小义警”。联合辖区校园推出了“少年警校”活动,招募28名在校学生担任“校园小义警”,以“小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将法治教育、安全防范辐射到了校园、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