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司法园地 > 紧握五大“密钥” 矛盾化解显成效——看“枫桥经验”如何在中山落地生根

紧握五大“密钥” 矛盾化解显成效——看“枫桥经验”如何在中山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 上海政法综治网 作者:佚名

  中山街道作为上海五大新城之一松江新城的主城区,紧紧围绕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主城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总部研发功能区这个新定位,正在进入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类型也呈现多样发展态势,如旧街坊改造引发的矛盾、各类经济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等,尤其是涉及人数多的施惠变电站建设、涉案金额大的云间新天地拆违、涉及范围广的国乐二期等。中山街道紧握五大“密钥”,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枫桥新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紧握机制密钥,共谱联动工作“和谐曲”

  中山街道始终坚持“依法决策是前提,源头治理是基础,化解矛盾是目标”,建立一整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一是联席会议制度纳入工作常态,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分析当前矛盾纠纷形势,研究矛盾纠纷调解方案。二是纠纷排查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大排查实效,坚持执行每半月常态化排查一次社会矛盾纠纷,重要时期、重点时段等实行每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和研判,提出工作建议,制定调处方案。三是培训制度确保提升调解业务素质实效,由街道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辖区内人民调解员每年进行至少两次业务培训,使调解人员明确职责,掌握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调解方法和技巧,按照“政治合格、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秉持中立”的要求选聘调解员。四是考核制度确保工作依法开展实效,司法所对各调委会、工作室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并纳入年底法治建设考核中,对调处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紧握防控密钥,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

  中山街道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一是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线索、性质,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依法妥善处置。二是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以脚步丈量民情,提早发现事件苗头、事故隐患,切实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和风险及时调处。充分发挥好居民区“三驾马车”“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社区干部、网格员、楼组长等在日常走访中收集“小情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和社会不安定因素解决在当下、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紧握联调密钥,构建多元化解“大平台”

  中山街道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第一道防线”的功能。现有1家街道调委会和22家居民委员会调委会化解老百姓日常纠纷,近三年来人民调解纠纷年均在600余件,总涉及金额674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9.5%,成为魔都业绩过百万的“老娘舅”标杆。

  一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2023年4月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实现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2022年6月成立全区首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拓宽了商事纠纷化解渠道,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并且主动为企业“搭脉问诊”,深化“法治体检”,出具“法治体检报告”,将法律服务做到精准到位。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中山婚调委调解数量占据全区总量一半以上,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专业化解劳资纠纷,近三年调处劳资纠纷年均1100余件,总涉及金额1600余万元。街道调委会驻派出所工作室,化解非警情、警务类纠纷,并被评为上海市“十佳调解品牌”。全区首家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专业化解消费纠纷,并设立四个前端调解联络站,分布于电商、商圈、汽车4S店及创意园区不同行业,形成“1+X”消费纠纷处理新模式。还有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行政调解工作室、诉前调解等等。中山街道做到了调解全覆盖,多元化解各类矛盾,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部门联动,努力推动“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派出所、司法所、居民委员会和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为全面化解矛盾纠纷群策群力,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交。针对疑难复杂、重要时段、重点行业、突发事件等,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或者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召开联席会议,做到周周有汇报,事事有落实。

  四、紧握人才密钥,打造法治队伍“充电站”

  化解矛盾纠纷必须强化法治化专业化能力,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工作。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街道有5家律所作为街道法律顾问,11名律师担任22家居民区法律顾问,22名法治带头人,66名法律明白人,3个基层法治观察点,9名法治观察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覆盖了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的范围。二是增强调解业务能力。加强对调解员队伍工作的日常指导,梳理调解员各项常规工作,形成明确的工作内容和标准规范。邀请法官、律师、金牌调解员来街道授课,组织调解员积极参加市、区两级业务培训,到其他单位现场学习交流,借鉴吸取优秀经验做法。多措并举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提高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

  五、紧握法治密钥,筑牢重大风险“平安墙”

  中山街道坚持强调“五治融合”,把法治作为其他“四治”的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础性作用。一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要求制定各单位各部门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变普法由主管部门“独唱”为各部门“合唱”,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二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提升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群众正确反映诉求,依法解决纠纷,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中山街道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强化法治思维,聚焦民生关切,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为“科创中山,乐居家园”的建设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shzfzz.net/node2/zzb/n4484/n4490/n4510/u1ai16591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