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执行案件中,小标的案件的执行往往是最繁琐,也最复杂的,因为此类案件要么案情曲折追索困难,要么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遇到这种情况法院在评判后会裁定终本,而后申请执行人往往也不抱有太大希望。
但近日,有198名申请执行人收到了峨眉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帮他们追索回的款项,其中最高的不过8000元,最少的只有400元。这198名申请执行人属于同一个案件,案件其实在5年前已经终本了,但在办案法官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帮申请执行人挽回了损失。
健身房开业半年倒闭 留下大笔欠账
2018年6月峨眉山市一新开业的健身房招揽会员,但在运营了半年多时间后健身房就倒闭了,这让充了费用的几百名会员大吃一惊。据了解健身房的老板尹某只有20岁,他投了20多万开健身房,谁知他完全不会做生意,才半年就入不敷出闭馆停业,不但自己投入的20多万元打了水漂,收的会员费也亏了个干净。当会员们找他退款时,尹某已经身无分文。健身房倒闭后会员们无法联系上尹某,警方接到报案后介入并让尹某承诺退款,但到了约定退款的时间,尹某却没有现身。
2019年初有198名会员选择了诉讼维权,峨眉山市人民法院陆续收到了他们的诉状。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积极促成原告与尹某和解,尹某承诺还款但是确实没有还款能力,尹某的父亲也表示愿意为他担保共同偿还欠款。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局首先拍卖了被查封的健身房资产,但是被扣押的几十台健身设施几乎无人问津,最后只拍得了2000多元的款项。经过多方调查和研判下,法院执行局认为尹某父子的资产不足以偿还198名原告合计15万多元的标的额。
最终,执行局通过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不动产登记、车辆、证券等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均未查找到可供执行财产,2019年底经终本约谈,198名申请执行人也同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执行程序终结。
“终本”不“终止” 时隔五年解民忧
案件虽然终本,但执行局的法官们并未懈怠,2021至2024年,他们发现尹某父子因为房屋拆迁获得了拆迁过渡费3万多元,另外尹某父子2024年被查实到了3万多元的工资收入,这些钱都被法院冻结。而到了前几个月,尹某的父亲主动提出还可以想办法筹措几万元。
“终本”不“终止”,是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全国执行系统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切实对执行积案“历史包袱”减负释压,2024年8月,峨眉山市人民法院在“终本清仓”专项行动中对此案件进行了再次研判。
峨眉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黄帅告诉记者,由于此案涉及的会员数量众多,为有效化解矛盾,3名法官分别与198名申请执行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到申请执行人愿意以6.5折回收退款。最终尹某父子另外筹措了3万元,加上此前查控的7万多元,至此持续了5年时间的案件就此真正终结。
峨眉山市法院执行局局长赵忠表示,终本并不意味着对案件就此束之高阁。峨眉山市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大“终本清仓”工作力度,全力推动终本案件实质化解,实现终本案件执结出清,切实维护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李玩泓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