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宁都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宁都法院)执行法官组织赣州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与众多申请执行人协商,11月18日,关停3年之久的长木欢乐园开始恢复营业。 2020年,上述旅游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陆续产生建设工程合同、民间借贷等大量债权纠纷,继而引发公司内部股权、银行贷款合同等次生纠纷。 一边是短期无法偿还的民间借款成诉,导致银行无法继续提供贷款,进而演变为公司资金断链;另一边是投资项目受社会环境影响,无法有效变现。 面对数十起的诉讼案件,债权人纷纷上门催收,该公司运营的长木欢乐园因此无法正常经营,同时因债务越拖越久,逐渐陷入负债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 “我的公司现在无法正常运营,收不到钱,便无法偿还所欠的债务。”10月21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某在面对执行法官时说。 针对这起经营主体涉诉案件,采用常规的执行措施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执行团队经过多次研判,就如何化解该公司的系列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如何实现债权债务人双方利益最大化、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激活经营主体生命力是本次执行的关键。 企业有没有“生”的价值,市场最有发言权。邓某强烈希望恢复欢乐园的经营,如能加强运营管理,该公司及控股股东的债务问题可以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化解。 宁都法院认为,如公司不能恢复经营,可能导致诉讼越来越多,资不抵债恶性循环,该公司将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资产折现率将受到极大影响,最终损害的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如允许公司继续经营,给公司予以信用修复,对公司资产采用“活封”措施,既能有效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又能保障公司持续经营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为此,执行法官组织所有执行案件债权人进行协商,全体债权人均认可了法院提出的解决办法。 最终,多方达成协议,由赣州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恢复所有游览娱乐项目经营,其经营收入由宁都法院依法扣押,自2025年起,按半年一次依法分配给相关申请执行人,直至还清全部债务。同时,任何人不得以讨债等理由非法阻挠公司经营。 通过“活封”柔性措施,在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的同时,给予其“造血”机会,缩小实际惩戒面,做到了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重执行方法,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 今后,宁都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以更实更优的司法举措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 |
上一篇:轻信“0元领”被骗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