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舆情 > 现场评|续写“绿进沙退”的中国奇迹

现场评|续写“绿进沙退”的中国奇迹

发布时间:2024-11-09 来源: 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图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 记者 陆丽环摄

  

  图为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镇,治沙工人在科尔沁沙地里打草方格。 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一块块蓝色光伏板在绵延不断的沙丘中列阵排开。光伏板下,顽强的沙蒿和梭梭树在风沙中茁壮成长。这个光伏治沙项目,在治理10万亩沙地的同时,每年为蒙西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41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光伏治沙这一可持续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奏响“生态绿”与“光伏蓝”协同发展的交响曲,成为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道路,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去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号召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闻令而动,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细化落实攻坚战目标任务,研究推动重点项目陆续落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跟进,与地方纪委监委上下联动,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强化政治监督。涉及“三北”工程建设的13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锚定治理重点,统筹推进沙化土地、退化草原、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三北”工程攻坚战捷报频传。一年多来,“三北”工程攻坚战共完成建设任务5700万亩。

  科技是科学治沙的重要支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来看,防沙治沙的发展史就是科技治沙的发展史。为应对“三北”地区监测体系尚不健全、抗逆性乡土树种草种结构性供给不足、智能化治沙机械短缺等诸多科技挑战,2023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三北”工程研究院,初步构建“三北”工程生态感知平台,组织“三北”地区93个生态站组建联合观测网络。在地方,科研工作者研究在沙面人工接种蓝藻等隐花植物,通过生物土壤结皮有效固沙;科学布局光伏治沙项目;研发智能植树机器人……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防沙治沙质效持续提升。

  2021年至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锚定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因地制宜,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方法路径,为“绿进沙退”“点沙成金”续写新时代中国新奇迹。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yw/202411/t20241106_860266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