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为中共党员,没有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对购买农机设备并申请补贴的资料审核不严格,违反了工作纪律……”近日,濮阳县纪委监委向该县农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董某琳下发处分决定书。
事情还要从今年3月份说起。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运用信息化监督系统对近半年的民生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筛选比对时,通过互斥资金查询发现,该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发放记录中显示公职人员王某胜、侯某运两人享受了该项补贴。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将此疑似问题反馈给县农机发展中心,核实后确定两人不符合补贴发放标准。经查,该县农机发展中心产业发展服务股股长董某琳在负责审核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申请材料时,未对王某胜、侯某运身份审核把关,违反工作纪律,导致二人违规领取农机购置补贴。最终,董某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领取的农机购置补贴予以收缴。
近年来,濮阳县纪委监委着力打造“智慧监督”平台,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能力,不断增强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保障。目前,该系统共收集全县19个职能部门近6年来的各类民生项目及资金数据,并将全县990个村集体账户纳入系统进行动态监督,通过自动抓取数据、分析比对,精准发现问题。
“运用‘智慧监督’平台,可以打破数据壁垒,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线索,织密监督信息网。”该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李开想介绍,信息化监督系统的运用,使以往难以发现的问题线索得到迅速办理,提高了执纪精准度,节约了监督成本。该系统自启用以来,共发现疑似问题3.7万条,经研判移交问题线索161件。
“发现问题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运用信息化监督系统形成发现、整改、检视、完善的监督治理闭环,推动提升监督治理效能。”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周红瑜)
上一篇:全流程监督护航“小田并大田”改革
下一篇:强化专项监督 守好群众“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