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大家说法 > 10岁儿童游戏充值648元逾50次,珠海市横琴法院未判全额退回,为何?

10岁儿童游戏充值648元逾50次,珠海市横琴法院未判全额退回,为何?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正值暑假,未成年人未经同意充值玩游戏的现象,令不少家长烦恼和担心。近期,珠海市横琴法院审结一宗案件,一名10岁儿童在一个月内在同一款游戏里充值超过50次,合计5万余元。然而,其母亲诉请全额退款却未能实现,这是为何?

  家长发现后没有更改手机密码

  某日,10岁的小千(化名)在无意间记住了母亲张某的手机支付密码后,便频繁以需要完成学习作业为由找张某讨要手机,偷偷注册了某款游戏,并开始长期进行游戏充值。

  2023年1月,张某收到了一条游戏充值消费的短信提醒,这是她第一次发现了小千的游戏充值行为。张某表示,“当时家里也有教育孩子,但没有更改手机密码,孩子需要用手机做作业的时候还是会给他使用。”

  此后,小千并未知错就改,甚至还在每次充值完毕后悄悄删除手机的消费短信。小千在短短一个月内充值648元超过50次,消费总额达到5万余元。

  张某发现后,多次联系游戏公司要求退款,但被该公司以无法证明是小千本人使用账号并充值为由而拒绝,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围绕三大焦点 判决游戏公司退还30%充值额

  法院围绕双方当事人的主要争议问题进行审理,并作出认定:

  首先,是否小千本人给游戏充值?

  根据张某提交的手机支付记录,游戏充值交易时间绝大部分集中在17时至21时或是节假日,该时段与学生休息时间相吻合。并且,小千与同学网上聊天记录中也显示,所玩游戏是“用了压岁钱”来充值。法院认定小千本人未经张某同意擅自进行案涉游戏充值具有高度可能性。

  其次,小千的充值行为是否有效?

  小千在实施充值行为时年龄为10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而小千的法定代理人张某未对该充值行为明示予以追认,故小千实施的充值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最后,游戏公司是否应当全额退款?

  张某作为小千的监护人,将手机交给小千使用,却没有妥善保管好手机的账户密码,也未对小千进行必要的教育管束,导致小千成功使用其手机进行游戏充值消费。况且,早在2023年1月张某就发现了小千的充值行为,但仍未对账户密码采取合理措施,致使损失进一步扩大。为此,法院认定小千和张某对此具有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游戏公司作为游戏的提供者,没有尽可能有效识别和阻拦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的信息和支付程序进行注册和充值,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小千的连续充值行为,具有一定过错,法院认定其应承担次要责任。

  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结合小千已成功购买游戏皮肤并进行了使用的实际情况,法院判决游戏公司应当退还小千充值总额的30%。

  法官说法:

  暑期中小学生放假在家,家长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及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如果孩子确实有使用电子设备的需要,应当与孩子多加沟通并适当监督,确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和权限,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或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若发生此类事件,务必保存好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游戏公司也需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对游戏内消费行为的监管,一旦发现异常消费行为,应立即暂停账号使用,并及时核实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yasf/content/post_1651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