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这么多年没见,不会忘了我吧?”是老同学主动联系?还是亲友热情攀谈?都不是!!!这是典型的警惕“冒充熟人”骗局。
近日,姑苏区两位阿婆都接到了这类诈骗电话,也都凭借“教科书式”的应对,快速识破骗局。
冒充同学诈骗
“我多了个心眼,现在模仿声音很多的,就让他自拍一张照片微信发给我,确认是他本人了再拿钱,结果你看呢......”说起突然来电借钱的“老同学”,市民钟阿婆立刻搬出了自己的“防骗绝招”,来接警的巡逻警力也忍不住称赞阿婆机智。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苏州市姑苏区的一幕,姑苏公安分局沧浪派出所接到辖区钟阿婆的报警,称遇到了骗子,不过及时识破骗局,没有遭受损失。经了解,钟阿婆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开口就是“老同学,还听得出我的声音吗?”钟阿婆左思右想,觉得声音像同窗韩某某,便试探询问,对方一口应承下来。一番寒暄过后,对方表示二人已经多年未见,正巧来苏州探望老领导,顺路来阿婆家中做客。钟阿婆欣喜万分,次日一早就外出买菜准备好好招待老同学,不料对方却提出,临时要给老领导准备个红包,但没有做足准备,想请阿婆解囊相助。涉及到钱款,钟阿婆警惕起来,才意识到自己被“久别重逢”的欣喜冲昏了头脑,提出了自拍照片、验明正身的要求。没想到对方百般推脱,钟阿婆更加疑虑,在同学群中打听韩某某近况的同时向派出所报了警。
经过核实,这位电话中的“老熟人”果真是骗子。所幸钟阿婆防范意识强,用一招“验明正身”戳破了骗局,事后还在同学群中广而告之,提醒大家不要上当。
冒充亲戚诈骗
前有冒充同学,后有冒充亲戚。沧浪派出所辖区居民张阿婆也接到了“冒充熟人”的诈骗电话。
张阿婆正在家中休息,固定电话突然响起,刚刚“喂”了一声,对方就亲切热情地喊起了“舅妈”。张阿婆想了一圈,想到今年正巧有个外甥要结婚,恐怕就是这位外甥为了邀请参加婚礼才联系,便和对方寒暄起来,对方也顺着阿婆的话聊天,提出第二天来阿婆家坐坐。到了第二天,“外甥”却慌张来电说“被派出所抓走了,要筹钱解决事情才能被放出来”,向张阿婆求助“保密”的同时还提出了借钱。张阿婆警惕起来,忙问“外甥”在哪个派出所,“外甥”不断转移话题,只要阿婆抓紧时间转账。
张阿婆随即以“身边没有现金”为由挂断了电话,随后立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外甥”的母亲确认情况。得知真外甥安然无恙,也没有提前联系要上门做客之后,张阿婆确定自己遇到了诈骗,赶忙联系派出所说明情况。民警肯定了张阿婆联系本人核实的做法,也对张阿婆的高度警惕表示了赞扬。
警方提醒
市民如接到此类陌生电话,不要轻信对方自报身份,更不要理会转账汇款的要求,应当第一时间联系本人核实,或通过其他联系方式确认通话真实性,万不可因为急于帮忙直接答应对方要求,以防上当受骗。
上一篇:发现危险!他们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