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大家说法 > “职业碰瓷”索赔二倍工资? 法院不予支持!

“职业碰瓷”索赔二倍工资? 法院不予支持!

发布时间:2024-06-16 来源: 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七年间起诉十多家用人单位,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支付二倍工资差额,是不了解相关责任还是恶意碰瓷?

  近日,南通海安法院审理的一起职业碰瓷索要二倍工资案件二审维持原判,对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2022年2月,五十多岁的李某入职海安某纺织品公司,从事打浆工作,公司未给李某缴纳社会保险。工作不到8个月,李某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且未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公司邮寄《被迫离职书》。不久,李某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赔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等费用。仲裁裁决后,李某不服,向海安法院提起诉讼。

  审理过程中,公司向海安法院提交了落款有“李某”名字的劳动合同一份,并称其在李某入职时即提供了劳动合同,要求李某签字完毕后交给公司,但直到收到仲裁传票后该公司才了解——原来李某称自己不会写字,私下找其他员工代签劳动合同,且李某系职业碰瓷。

  海安法院经审理发现,自2014年至2020年期间,李某先后在不同省份短期入职后即离职,并起诉用人单位十多家,诉讼请求及理由相似,均认为被起诉的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二倍工资差额。李某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存在明知,且未能举证证明其向公司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公司拒绝签订的相关证据,故法院认定李某存在职业“碰瓷”恶意,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其要求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后,李某不服提起上诉。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二倍工资支付的目的系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作出的惩罚性赔偿,在适用该规定时应考虑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过程中是否遵守诚信原则,赔偿的受益人是否为善意的一方。本案中李某入职目的并非是维持稳定的劳动关系,其除二倍工资以外的其他诉讼请求是否得到支持并未因缺失书面合同而受阻,故李某在短期工作后即离职并主张二倍工资惩罚性赔偿存在职业碰瓷恶意,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因未签劳动合同而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的立法目的,与诚信原则不符,不应当得到支持。找工作不易、招工亦不易。劳动者、用人单位均应诚信、友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nantong/202405/t20240527_98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