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百寨街道鞭杆村的村名透着辽南特有的乡土气息,近日,记者来到鞭杆村,走进村子,原先坑坑洼洼的土路、柴草垛、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粉刷一新的墙壁;村民们在健身广场上健身娱乐好不自在……
“原来这道路不整齐,还特别窄,也不栽树,到处都是荒草。现在呢,道路加宽了,树栽上了,天也蓝了,水也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村里的治安也越来越好,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村民罗大爷非常满意地对记者说。
这座“美丽示范村”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中取得了骄人成绩——鞭杆村“两委”班子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治安案件连年下降,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发生。
采访时,村民们当着记者的面夸起“两委”班子:“村书记事事都抢在前面干,带着我们老党员、村民定期召开会议,把村分为各个网格,细分责任任务,如今,村里的大事小情事事有人管,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老党员张阿姨介绍。
鞭杆村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做到了凡是村里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时,不断扩大村务党务公开,推进民主监督。
民主法治建设,自治、法治、德治要“三治结合”。“村民关心的土地法、民法典,只要是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我们都列为普法必讲内容。”这种互动,深受鞭杆村村民欢迎。“村里搞法治宣传,还专门请律师来给我们上课,原来因为几垄地的事就吵吵,现在有矛盾纠纷我们有地方说理了,有人帮解决了。”村民李大爷说。
村民罗某自豪地表示:“不搬家啦,就在鞭杆村养老!”当下的鞭杆村早已建立起普法教育网络,做到了有一所法治学堂、一个法治专栏,并通过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形式,组建文艺法治宣传队,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法治宣传。
如今,村里治安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促进和保障了全村的稳定和发展。
村里组织学习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