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之际,正值农闲。连日来,襄阳市老河口法院各基层人民法庭,通过举办“法庭夜校”“巡回审判”等应景式活动,深入乡村一线,为老百姓送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基层社会治理“活”起来。
洪山嘴法庭围绕继承、赡养、理财等贴近老年人生活的热点问题,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帮助老年人提升防诈防骗、证据保护等意识。同时,以“法官工作室”为依托,在法庭和社区、自然村之间搭建沟通互动的桥梁,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司法服务。
孟楼法庭打破“坐堂问案”审判方式,密切联合镇司法所、曹坡村委会,充分利用曹坡村法治广场开展巡回审判,主动延伸服务触角、跟进群众需求,方便老百姓表达诉求、协调利益、维护权益。
薛集法庭联合镇司法所,为辖区乡村党员群众专门授课,打通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一公里”,通过法治传播,引导基层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仙人渡法庭在开办“法庭夜校”之余,积极进村入户开展诉前调解,充分运用“法庭+村委”联动调解机制,同时借助当地“乡贤”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做好群众“和事佬”“贴心人”。
张集法庭用活用好当地发生的实际案例,围绕常见的土地纠纷、相邻纠纷、侵权赔偿,精准把握“三农”发展脉搏,千方百计维护好国营农场群众合法权益,以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老河口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与基层党组织联动,充分利用人民法庭专业性强、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的优势,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工作与基层治理体系的契合点,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稿件来源:襄阳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