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按照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坚持典型引路的指示,7月2日,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山南市召开,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四个创建”,加快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近期,区党委政法委将陆续推出全区七地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交流做法,启发互鉴,引领带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基层治理工作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乃东区探索推行“党建+网格+数字治理”模式,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乃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得到了君正书记的充分肯定。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聚合化
区委按照“高位推动、调整区划、优化网格、整合资源、社会协同”要求,推动“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组织、小区(单位)党组织、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将泽当城区原来的1个街道11个社区调整为3个街道16个社区,精准划分136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一格两警”标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主城区专职网格员72名,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网格管理全覆盖。出台了《乃东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网格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社区“大党委”建设,将辖区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大党委管理,并开通“乃东e家”APP,推动力量集中整合,服务多元,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乃东区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为综合督查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
二、延伸治理触角,推动网格实体化
乃东区全面推进区、乡、村三级综治网格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雪亮工程、电子警察、小区物业及企业视频监控系统等社会管理资源,发动群众通过“随手拍、随时报”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家庭、小区“末梢”,有效消除基层治理盲区。优化泽当城区1460个联户单位,从市、区两级联户单位调整550个联户名额用于城区情况复杂的小区、市场,并推行“日走访、周分析、月汇总”工作机制,与网格化管理同步考核奖惩,有效促进网格管理实体化。2022年,乃东区被授予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先进县(区)。
三、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服务精细化
创新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举措,有效弥补基层治理短板。针对重点人员,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网格长、网格员、网格民警具体负责,驻村工作队、双联户长、社会志愿者等全程参与的“1+3+N”的网格服务管理机制,辖区13类重点人员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无人再次违法犯罪。针对流动人口,坚持“人来登记、优化服务,人走注销、全程管理”,全面落实出租房业主硬性登记、网格员上门巡查、流动人口主动报备制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切实解决了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出租房管理不到位问题。针对诉求办理,建立诉求事项登记制度,网格员即时将群众诉求录入村(社区)治理信息平台,村(社区)综治网格中心“受理、派单、处置、办结”,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推动“人在网格中、事在网格办”;设立非诉讼服务专区,变高压管控为柔性治理,促进“建网有力、用网有方、管网有效”。2021年,乃东区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应急高效化
整合公安、司法、应急、医疗卫生等行业力量,建立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巡防排查工作,建立涵盖多领域多专业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依托一体化平台和“双报到”机制,建立区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压实应急工作责任,提升应急工作效率,推动区乡村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处置及时,做到“三到位一处理”(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生活困难救助到位、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处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目标,各民族团结和睦。2021年,乃东区被评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旗),2022年,被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
五、强化技术支撑,推动管理智能化
依托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网格中心规范化建设,在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乃东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体化信息化平台,设置“处置调度”等七大模块,规范“采集—上报—分流—处置—反馈—核查”流程,健全“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流处理、限期办理”的问题处置机制,为基层治理与城市服务管理装上“智慧大脑”。网格员、网格民警实地采集“一标三实”数据在地图上全部精准定位,同时把人、地、事、物、情、组织等精准录入信息平台,推动治理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助力基层指挥调度、服务管理“一张网”全覆盖,成效显著。2022年继续保留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奖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刘江常委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工作成果,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保驾护航乃东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为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贡献乃东力量。
上一篇:“三级和议”群众共商解纷工作法
下一篇:送法下乡,化解婚姻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