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治生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民主法制 > 淮安交警“三向发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淮安交警“三向发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 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始终将“有序、安全、畅通”作为高质量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各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创新管理思维、精细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能,从交通信号组织、交通秩序管控、指挥调度体系三个方面发力,以“小切口”解决城市交通管理“大问题”,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道路交通信号组织更智能

  今年伊始,随着淮安主城区50多个路口信号灯新建、改建工程的开工建设,今年内,淮安主城区有望实现智能化信号灯全覆盖。

  近年来,淮安交警支队启动主城区信号灯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已先后在58条干线道路实现了红波、绿波协调控制,在104个路口实现了信号灯自适应控制,有效缓解了淮安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

  

  “根据已实行智能化改造的路段、路口的实际效果来看,经过智能化改造后的道路,通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淮安交警支队科技大队民警杨大锦介绍,通过改造前后的对比,在路口高峰时段平均交通量增长9.66%、平峰时段平均交通量增长5.8%的情况下,路口车辆排队长度、平均停车次数等都有明显下降。

  道路交通管理更精细

  近年来,淮安交警支队在改进、创新交通管理设备和措施的同时,也在改革勤务模式,持续优化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交通违法查处、秩序管控和警情处置更为快速高效,城市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稳步提升。根据有关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22年淮安市城区综合拥堵延时指数平均为1.33,在全国101个主要城市中位居前五,道路通行状况整体良好。

  淮安交警支队面向广大市民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按照日接收、日交办、日整改的原则,在全面做好路口交通设施维护工作基础上,优化交通组织,精细信号配时,把重点路口作为治理示范路口推进整改。按照“全域覆盖、应设尽划、能改必改、立行立改”原则,对城区主次干道、支小道路开展滚动排查整改,进一步夯实城区交通管理基础,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配套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完好、规范、齐全。

  

  针对淮安市实验小学、妇幼保健院、万达商圈等重点区域周边交通堵点、秩序乱点问题,淮安交警支队安排警力实地调研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一点一策、一路一策、一校一策”的原则制定整改方案。他们认真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在校园周边增加临时停车泊位135个;联合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制定完善交通堵点方案;会同相关区政府部门,完成有关道路的改造,有效改善核心片区道路拥堵和交通秩序混乱现象。

  淮安交警支队还全方位整治主城区停车秩序,对1.5万余个区域内停车泊位开展“地毯式”排查,取消430个设置不合理停车泊位;聚焦城区市民停车难问题,在支小路以及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地设置限时停车泊位,缓解中心城区、大型小区、商业集中区域、大流量路段停车难问题。

  交通指挥调度更精准

  2022年8月1日,淮安交警支队接市公安局指令,一名货车驾驶人和车辆被人劫持,数名嫌疑人驾乘3辆车沿长深高速公路往淮安方向行驶,要求布控查缉。接到指令后,淮安交警立即启动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嫌疑车辆行驶轨迹分析研判、视频追踪、精准定位,成功查获嫌疑车辆3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名。

  

  近年来,淮安交警支队紧扣事故预防、疏堵保畅、治安防控、群众服务四大业务场景,不断探索和实践海量数据向精准赋能转换、研判成果向实战成果转换、严格管控向服务群众并重的指挥调度机制变革,努力推动交通管理向“智慧型”警务转型。淮安交警狠抓精准调度,搭建全市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指挥调度体系,实时指挥处置恶劣天气、重大活动、大流量、重大案事件勤务,先后协助南京市、扬州市警方及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成功处置劫持人质、贩毒等案事件11起;融合“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强化指挥中心扁平化、视频化指挥能力,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落实核心区域1分钟、中心区域3分钟、其他区域5分钟的“135”快速反应机制,做实先期处置,实现视频安检与路面管控相统一、快速发现与快速反应相统一、网上布控与精准打击相统一;常态化开展路面通行秩序视频巡查,实时监测闭环处置信号机运行状况,精准掌握道路交通运行态势;进行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实时倒查,快速调取现场和周边视频监控资源,回溯事故发生过程,提前推送给事故处理民警,为现场快处快撤、快速恢复交通创造条件。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huaian/202306/t20230619_879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生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