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核心发展区、江苏省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相城区不断扩大产业生态“朋友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一张新名片。作为平安守护者,相城公安围绕涉企犯罪“零容忍”、风险预警“零懈怠”、警企联系“零距离”,增强管理力度、提升服务温度,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打击+防范”法治护航更舒心
“感谢及时破案,我们对未来的经营发展也更有信心了。”不久前,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高铁新城派出所会同食药环大队、经侦大队,联合侦破一起生产售卖伪劣商品的案件,为企业挽损500万元。案件侦破后,公司特意地送来锦旗和感谢信。
为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相城公安分局紧盯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集中精干警力和优势资源组建“护企专业队”,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联合开展线索排摸、联合研判、案件侦查,形成“部门联动、专业打防”的工作模式。
警种部门攥紧“组合拳”。依托情报合成作战中心,选派法制、经侦、食药环、刑警等部门成立实体化“服务企业”专班,建立涉企警情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充分做好风险提示、程序指引、释法答疑等工作,强化合成侦查能力和专业化打击防范力度。
职能机关搭建“连心桥”。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过防范座谈会、风险研判会、治理推进会等多种形式,实现机制互补、能力共建,优化与市场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深度协作配合。同时,搭建“金盾护企”平台,智能识别、主动排摸监管盲区、管理漏洞,多领域、跨部门联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聚焦辖区数字金融区块链产业园、电商城等重点部位,对合同诈骗、直播引流售假等行为进行全覆盖式监管排查,提供定制化普法“套餐”,定期上门送教,不断延伸风险预警、宣传防范触角。
今年以来,涉企案件破案率上升15%,涉企警情发案数下降25%。
“人力+科技”风险防控更安心
机器轰鸣,井然有序,在黄埭镇“西气东输”企业厂区内,社区民警金运兵正围绕火灾隐患、危化品存放、运输监管等风险点向“内保巡防队”志愿者进行授课,提升员工安防能力。
相城区工业企业众多,为拧紧生产“安全阀”,相城警方“人力+科技”齐发力,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防”建设,整合企业内部有生力量组建“内保巡防队”,打造平安生力军。同时,汇聚公安数据资源,依托“智云计划”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支撑,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警企共治模式。
“我们着力提升企业问题预警、风险防范能力,以源头治理助力平安建设。”相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沈海龙介绍。
群防群治让风险防范“靠前一步”,相城公安牵头在各企业积极发展以骨干员工党员、保安联勤队为主体的志愿者“内保巡防队”,优化1名民警、2名辅警、N名志愿者的“1+2+N”联勤协作。为培养专业化安全管理自治队伍,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环节开展联合检查、隐患整改,并通过专题培训、激励表彰,提升企业自查、互纠能力,形成“警企共管、干群齐抓”的良好局面。
科技赋能让安全监管“更加智慧”。黄埭派出所指导企业搭建“数字化运营中心”“数字孪生车间”,实现生产车间弹窗直播、物品流向实时跟踪;漕湖派出所“护企盾牌”将危险地图可视化管理,试点企业安全事故“零发生”,着眼于“预警预防”的系列创新项目让生产全程留痕、精准到点。
隐患零容忍、整改零时差。今年以来,建立警企巡防队10支,及时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隐患,整改率达100%。
“解纷+服务”定制管家更贴心
“多亏了警方协调,才能帮我们挽留住核心技术人员。”位于北桥街道的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久前,员工因转岗问题与公司产生纠纷,民警组织召开联调会议,并邀请律师和劳动部门提供专业解读,促使双方意愿达成一致。
企有所呼,警有所应。近年来,相城区域功能不断聚集凸显,智能制造产业链不断延伸,920家企业进入“千企升级”企业入库培育,务工人员也随之增多。相城警方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和需求,通过建立“护企前哨”警务室、选派“警企联络员”,主动靠前开展矛盾纠纷联调、户籍业务办理、安全隐患防范等一站式服务,让企业享受到“家门口”的便捷高效。同时,依托“警企对对碰”等线上联通平台,提供定制化“服务套餐”,针对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专业领域,邀请行业专家教授群策群力,深度挖掘流程“减法”和服务“加法”,让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望亭物流园内有41家寄递企业,从业人员近1万,派出所在园区警务工作站设置办证“绿色通道”,并配备社保自助机、行政审批局自助服务机,实现步行5分钟即可“就近办、马上办、自助办”,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各项业务3000余次;黄埭派出所辖区拥有企业4000余家,依托产业园“锋行”护企警务室,联合法庭、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形成“非诉解纷”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发现、源头化解、多方联处,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又有权威性的司法服务,企业调解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