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纠纷、邻里有矛盾,去哪里评理?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居民评理说事点”不仅能够说事评理,还成为社情民意收集点、法律政策宣传点、矛盾纠纷化解点。
评理说事员调解居民纠纷。
“我所在的小区房龄老,改造之前环境脏乱差,违建房随处可见,闲散人员随便进出,失窃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改造,小区环境整洁干净、优美舒适,没有违建情况,活动空间大,房子也升值了,大伙儿都非常高兴。”在“居民评理说事点”的居民“拉家常”平台,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以前邻居互相都不熟悉,自从社区搭建了‘拉家常’平台,举办邻里活动,邻居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居民们纷纷表示。
据和平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介绍,和平新村社区依托“居民评理说事点”搭建居民“拉家常”平台,这个平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在推广“拉家常”说事过程中注重创新形式,说事场地不限、说事方式灵活、说事流程简单,居民想说事在社区,在家,在院落,在哪儿都行,确保“拉家常”在社区落地生根。
张明伟告诉记者,社区开展“拉家常”评理说事解决了小区跑冒滴漏、房顶漏雨、噪音扰民、飞线充电、树木修剪、邻里纠纷、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和平新村社区居民与业委会因篮球运动噪音问题产生矛盾,张明伟第一时间将双方请到“评理说事文化广场”,共同解决矛盾。经三轮调解,双方达成一致,业委会明确规定篮球场开放时间,既使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又避免打扰居民休息,通过社区评理说事,一场篮球运动扰民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张明伟介绍:“自评理说事点成立以来,评理工作渐渐少了,参与说事议事的居民多了,关心社区建设和小区治理的多了,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的多了,邻里纠纷需要调解的少了,楼上楼下邻里之间发生问题也能自己化解了,居民的事居民自己解决,邻里之间逐渐和谐。”
记者看到,在和平新村社区除了有“居民评理说事点”之外,还建立了一个评理说事广场。“目前我们有评理说事人员30人,他们既有社区干事,又有党员及志愿者。”和平新村社区还采用“聚邻六法”践行“两邻”理念,以党建引领、能人牵头、文化牵引、大小邻里、五社联动、荣军文化带动社区治理。“评理说事员站在我们身边为大伙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走入我们居民内心,成为伙伴。”社区居民纷纷赞扬,和平新村社区推动居民关系从“熟人社会”向“亲人社会”转变,以社区“小邻和睦”实现城市基层“大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