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平顶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监督保障省委省政府《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落实落细,推动政商关系不断改善、政治生态日益清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鹰城绚丽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下沉一线,把企业困难解决到位
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委相继发出“万人助万企”和“访万企·解难题”动员令,平顶山市纪委监委闻令而动,保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主要领导身先士卒,班子成员躬身入局,组建工作专班,细化方法措施,对照省、市工作要求,一件一件推进、一条一条落实。全市近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走出机关、下沉一线,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共走访企业1560家,为企业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方案192个,发现并转办问题380个。
一大批长期困扰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到解决,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6万户,总量突破37万户,吸引省外项目545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38.7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15家,实际吸收外资5.8亿美元,增长6%,增速和目标完成进度均居全省第5位。
注重协同联动,把日常监督延伸到位
平顶山市纪委监委紧盯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重点和“万人助万企”活动,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3个督导检查组,先后组织4轮集中督导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2项,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9条。
该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8个巡察组历时一个月,对市发改委、教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31家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项巡察,对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等8家单位进行延伸了解,对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平顶山银保监分局等6家单位进行调研走访。巡察期间,巡察组重点围绕各被巡察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领导班子作用发挥、职能职责履行、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开展政治监督,发现履职尽责、干部作风及腐败方面问题486个,移交问题线索43件,擦亮巡察利剑、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严肃执纪问责,把责任压力传导到位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党员干部在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中人为设置障碍、选择性执法、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冷硬横推等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问题,向市场主体吃拿卡要、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严肃执纪、规范执法,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40起,追责问责党员领导干部50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依法查处不择手段围猎党员领导干部的行贿人,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2021年依法查处行贿案件5起,移送司法机关5人。
2021年10月12日,该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约谈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个别指标落后的三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红脸出汗、传导压力,督促有关单位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扛稳抓牢主体责任,提升能力水平、锤炼工作作风。
亲清政商活动,把社会氛围营造到位
今年5月,为进一步营造“亲清政商”良好氛围,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反对贿赂·亲清政商”教育活动月。
该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全员上阵,走访民营企业24家,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贴心服务;会同市发改委、工信局等职能部门,梳理近年来中央和省市惠企利企政策,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得到“真金白银”;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损害营商环境线索“大起底”,从中筛选一批问题线索作为处置重点,通过指定办理、提级办理、交叉办理、挂牌督办等方式,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涉企方面存在的滥用职权、吃拿卡要、失职渎职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筛选通报受贿行贿一起查典型案例,释放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组织召开“反对贿赂·亲清政商”座谈会,倾听企业呼声。通过“走访一批企业、落实一批政策、处置一批线索、通报一批案例、召开一次座谈会”系列活动,强化教育、宣传政策、解决问题、营造氛围,推动形成“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新型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需要一刻不停、久久为功。5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了《平顶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启了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征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紧围绕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实现‘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纪法保障。”平顶山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梁镇生 张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