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驻工信厅纪检监察组把先行区建设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紧盯政策落实、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作风治理四个方面做实监督工作,进一步压实压紧工信厅党组主体责任,推动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见效。
盯政策向先行区建设倾斜。督促工信厅党组研究确定3个重点任务台账,细化分工153项任务,制定169项推进措施。为厅党组制定自治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总体发展“十四五”规划、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政策、规划出谋划策,提出意见建议。重点监督“稳增长24条”等惠企政策的落实,督促落实降低用电成本、降低融资租赁成本、帮助企业转贷等,实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5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督促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工业节能中心落实节能降耗政策,实现淘汰落后产能73万吨,处置僵尸企业38户,为重点产业发展腾出空间。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6.9亿元,同比增长2.35倍,两年平均增长52.8%。
盯资金向先行区建设投放。通过查看台账、文件,询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等方式,对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等“四大改造”专项行动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检查,有效发挥监督检查技改贴息和综合奖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设立园区低成本化改造专项资金事宜提出监督意见,督促兑现2020年度开发区考核奖补资金1.14亿元。对科技促进处牵头开展的“揭榜攻关”进行调研督导,督促帮助区内企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等领域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盯项目向先行区建设聚焦。以“三个100”重点工业项目(100个重点新开工项目、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个重点拟投产项目建设)为监督抓手,从百川新材料锂电材料生产项目等48个建成或试生产项目中,抽取10%(5个)项目,通过查阅台账,向企业电话了解情况、听取技术改造投资处工作汇报等方式,督促工信厅党组和重点业务处室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各类要素保障,为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1-7月份,重点项目开工率提高至95%,新增产值90亿元。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5%,两年平均增长7.5%。
盯干部作风助推先行区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事实”为切入点,严格执行自治区加强作风建设“八条禁令”精神,及时发现、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和“庸懒散浮拖”问题,督促工信厅召开“降成本30条”等惠企政策宣传解读会、发放“企业服务补贴券”、帮助中小企业清理欠款、推行“工业知助贷”、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多场次“进园区、送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帮企惠企的实事,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上半年,我们通过列席厅党组会议、查阅资料、联合督查、专项监督、实地调研、明察暗访、‘三重一大’事项报备、下发纪检建议等方式,向厅党组和各承办处室提出具体要求和意见建议29条,均被采纳并得到及时反馈。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情况持续强化监督,为推进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驻工信厅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驻工信厅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