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快、狠、严、扩、足”要求,力求以最快速度、最有力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8月9日,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的第129场新闻发布会上,鄂州、咸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提高科学有效处置疫情的能力水平,从严从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形成流调、隔离、管控、筛查、救治的严密闭环,通过精准果断严格有效管控,坚决堵住外来疫情输入、坚决切断疫情传播。
鄂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
鄂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日24时,该市共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隔离、管控、流调中主动排查发现。
该市快速启动应急响应。省、市疾控中心专家组同步赶赴现场开展流调工作,指导全员核酸检测。1个小时将人员转送到定点医院隔离观察,2个小时完成所在村封控,4个小时完成全镇封控。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流调专班,争分夺秒开展全面、详尽、彻底的排查和流调。现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294人,次密接者131人。目前还在进一步排查。对流调出的290名鄂州密切接触者和131名次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目前结果均为阴性。对4名非鄂州市密切接触者已向所在地发送协查函。
对段店镇集镇和所有村(社区)、华容镇集镇采取封控措施,所有人员自觉居家隔离,不得外出。加强重点场所管控,段店镇、华容镇集镇除指定商超外,其余商超、农贸市场、宾馆等公共场所暂停营业。
在武汉市派出950名医护人员支援下,至8日8时,鄂州市已取样检测96.6396万人,结果全部为阴性。此外,开展重点人群排查,自7月20日南京出现本土病例以来,排查从中高风险地区漫入人员涉及鄂州信息24749条。
截至7日12时,对全市559家冷链食品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从业人员全员完成核酸检测。“鄂冷链”平台累计激活企业204家,赋码114万余个,所有商品按照规定赋码入库,所有商品可追溯。农贸市场、大型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实行测温扫码。
为了保障鄂州花湖机场项目防疫安全,该市明确专人、组建专班,与机场公司等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防控措施,做到工作协同、信息互通、应急联动,第一时间排查重点关联地区人员,并实施集中隔离管理。场内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实施实名制登记,严格施工区、生活区“两点一线”闭环管理。督促、指导各参建单位落实落细防控消杀、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进出人员查验、信息报送等措施,实行工地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咸宁:夯实“早发现”机制
6日3时45分,接到崇阳县1例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咸宁市委、市政府立即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现场参与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应急处置、封控、疫点消杀、扩大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当日上午,市防控指挥部召开紧急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抽调20名流调专家和30名核酸检测骨干赴崇阳县支援。12时起,崇阳县对“三区两院一村”(肥塘村廉租房小区、兴业苑小区、老酱油厂小区,县医院、县中医院,铜钟乡独石村)等重点区域采取封控措施;对城区所有居民小区进行管控;各交通出入口严控人员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管控。
该市对发现的1例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了三轮流调溯源,截至8日18时,已经流调追踪密接者60人、次密接者354人,全部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已对所有密接者、次密接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同时,分步有序开展扩大核酸检测,截至8日18时,已采样检测12.3769万人,结果均为阴性。全市已经排查沌口来咸人员435人,全部进行管控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针对较多务工人员在武汉经开区务工的情况,加快重点人员排查,目前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咸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统筹市县两级疾控、公安、医院、社区、部门单位等人员力量,组建流调队伍133支855人,实现各乡镇至少有1支流调队伍。组建采样队伍384支1185人,消杀队伍688支2123人,检测队伍22支262人。加强实验室建设,全市已有22个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了P2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日最大单检能力达到47100人份,能做到一旦发生疫情可以迅速承担应检尽检任务。
该市中心医院和各县市区人民医院共设置传染病床位473张,ICU床位 144 张,可转化传染病床位数2913张,制订应急物资生产厂家名录,满足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运转30天的应急物资储备需求。全市现有55个集中隔离点、4746个隔离房间,有备用隔离点25个、房间1786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胡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