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就调解协议达成一致,现在调解结束”。话一说完,我心中的石头瞬间落了地。心中还有一些成功的喜悦,这毕竟是我进入法院以来调解成功的第一起案件啊。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某工厂的一位当事人到立案庭提交诉状,他向我诉苦,说被告是其同事,两年前向其借钱做生意,至今未还一分钱,他多次向被告讨要,被告嘴上说还钱,却一拖再拖迟迟未还,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法院,他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帮他追回欠款。我耐心地向当事人耐心解释道“你看这样好吗,现在全国法院都在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我们法院可以通过诉前调解,帮你跟同事进行调解,这样你既免去了诉累,又不至于让你跟同事间的关系僵化,能够尽快帮你解决纠纷,如果最后实在调解不好再立案,最终审理判决也不耽误你的事”,这位当事人很快就答应了,“这样更好啊,那就麻烦你们了啊”。“你先回家等着吧,我会跟你保持电话联系的”。
当事人走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被告的电话,跟他把这事说完,最后问他是否同意调解,他爽快地答应了,我在电话这头差点高兴地叫了出来,然后跟他约定好了调解时间。终于调解那天双方当事人都来了,结果被告却忘记带身份证件,哎,都怪我当时太兴奋了,忘记提醒当事人带上身份证件。第一次约见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我才真真正正地开始进行正式调解工作。首先我让原告说了一下自己的诉讼请求,原告提出除了四万元本金外另外要被告还一万六千元的利息。接着我询问了一下被告就原告的诉请有何意见,被告提出自己现在生意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再加之今年的疫情影响,希望原告能减少利息。原告没有接受被告的提议,毕竟被告钱欠了两年多,原来也约定了利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的第一次调解不会以失败告终了吧。不行,你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此时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于是我立即把原告拉到一旁叫出了调解室,“你看啊,你们俩本来就是同事,而且今年又遇上罕见的疫情,大家都不容易,就相互体谅下做一下让步,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万一以后遇上了困难还能相互帮衬。”“好,法官,我听你的。”没想到的是,原告这么快就做通了工作,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最终也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经过这次调解,我意识到法官不是冷酷无情的执法者,处理民事纠纷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人情关系,怎样既化解矛盾纠纷,又能尽力不破坏原有的关系,也是法官应该要思考的,处理得当不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吗,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调解初体验。
上一篇:公交站下的幸福转车
下一篇:“编外法官”郑邦的调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