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朴(1511——1593年),字质夫,号东野先生,明代安阳东柴村(今安阳县白璧镇)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先后事嘉靖、隆庆两朝皇帝,为两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学士,入内阁,故又称“郭阁老”。他生活俭朴、为官耿直、清正廉洁、修身仁孝,世代为百姓所敬仰爱戴,被后人誉为“两朝仁孝廉正吏,一代耿介内阁臣”。
郭朴出生在一个世代清风的家庭中,家风淳厚朴实,有清廉世家之誉。其高祖郭恭曾做过藁城知县,“为官多惠政”;祖父郭沧秉性宽宏慈悲,“在官以勤职爱人为恒”。郭朴作为身居要职的朝庭重臣,传承了家族仁孝清廉、耿介亲民的优秀品德,并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仁廉思想。他在职时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次家人与平民邻居纠纷,他不以权势欺压,而是待人以宽容谦让,嘉靖皇帝感其仁爱,称赞他有长者风范。他退休后便躬耕自乐于田园,不再踏足官衙,但有人因关乎群众疾苦的事情请他主持公道,他仍有求必应。他的子孙受到他的影响,都崇德尚俭,一点儿看不出当朝阁老后嗣的迹象。
郭朴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为官三十年,曾是两朝入阁的重臣,但直至退休也没有添置大宅,吃穿用度与从前无异,父母在老家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不轻易进城入市。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 年)三月,时任吏部尚书的郭朴,离任回籍为父治丧,众官员纷纷前来吊唁并献上厚礼,在郭朴的劝导和带领下,大家将帛金捐献赈灾。《明史列传》用了“以廉著”三个字来评价他。
郭朴在朝时,曾两度担任吏部尚书,两次担任乡试主考官,一次参与主持会试。在选人用人上,他一贯秉公办事,任人唯贤,不徇私情,杜绝“后门”,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称颂。郭朴爱惜人才,对忠臣良将总是关爱有加,鼎力相助。当时的“海青天”——海瑞,就曾受到过郭朴的救助。明嘉靖四十四年,淳安知县海瑞上《治安疏》,主辞激烈,切中时弊,直指皇帝。明世宗勃然大怒,将其打入死牢。幸得郭朴向皇帝进言保护,海瑞免得死罪,后来终成一代名臣。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芬芳。郭朴立身仁孝自律,做官廉正耿介,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示,为官之道唯有廉洁自持、刚正不阿,方能为后人传颂。(安阳县纪委监委 杨超)
往期回顾
中原廉吏 | 那个让李白赞颂的人
中原廉吏 | 有一种不畏强暴叫“强项令”
中原廉吏 |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王尧臣
中原廉吏|“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中原廉吏 | 一个读书人的完美人生
中原廉吏 | 九品芝麻官的绝唱
中原廉吏 | 天下第一巡抚宋荦
中原廉吏 | 提出对离任官员审计的第一人
中原廉吏 | 风清气正话子罕
中原廉吏 | 羊续:清身太守旧悬鱼
中原廉吏 | 清廉刚正的王磐
中原廉吏|秉公无畏的袁安
中原廉吏 | 直言敢谏朱敬则
中原廉吏 | 陋室扬清风
中原廉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原廉吏 | 为官清廉李惟清
中原廉吏 |“循吏”赵尚宽
中原廉吏 ∣ 大清王朝第一清官
中原廉吏 | 以琴善政千古美谈
中原廉吏︱勤廉恤民张立道
中原廉吏︱赵廷瑞:律己正身 直亮有声
中原廉吏 | 慷慨有气节的“三朝元老”
中原廉吏 | 刚介峭直的吕坤
中原廉吏|清廉公正的周举
中原廉吏︱敢于直谏的监察御史韩愈
中原廉吏 | 清廉自守李天馥
中原廉吏 | 一生“忠、清、直”的魏允贞
中原廉吏 | 伊洛真儒沈鲤
中原廉吏 | 论事著效姚仲孙
中原廉吏 |“视民如伤”的理学家程颢
中原廉吏 | 激起天下廉洁之风
中原廉吏︱清正爱民元次山
中原廉吏 | 小官大德许士正
中原廉吏 | 饥民行窃叩拜潘礼
中原廉吏 | 忠正刚烈颜真卿
中原廉吏 | 盛唐大儒元德秀
中原廉吏 | 以民为怀的宋纁
中原廉吏 | 甘棠遗爱话召公
中原廉吏 | 清俭率素郑余庆
中原廉吏 | 直绳之称的褚玠
中原廉吏︱大著直声“袁都宪”
中原廉吏︱一心为民的王同
中原廉吏︱至孝清廉的刘济
中原廉吏 | 一身正气的余珹
中原廉吏 | 王邦瑞:引黄惠宁得民心
中原廉吏︱王相:不畏强权廉洁奉公
中原廉吏 | 廉政县令彭好古
中原廉吏︱耿直为民的张廷珪
中原廉吏|元好问:一犁春事最关情
中原廉吏 | 理冤改弊的焦宏
中原廉吏 | 一代文星照三乡
中原廉吏 | 大明监察御史王廷相
中原廉吏︱喜愠不形向敏中
中原廉吏 | 嵩县“第一廉吏”徐士讷
中原廉吏 | “三简严疆”窦容恂
中原廉吏|“循良第一”刘绘
中原廉吏 | 清官能吏宋礼
中原廉吏 | “两斥权贵”陈思济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130795131b594c4d9af7308ad7e993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