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至28日,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六帮扶组组长陈天雄带领由行装处、政治部相关人员组成的第六帮扶组第一小组赴临夏县新发村开展入户帮扶工作,此次行动要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12名组员虽然都做足了要住在帮扶户家里的准备,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人文条件,大家心里对这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帮扶行动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有人说从来没听过别的单位有人住过帮扶户家里,大家都是当天去当天返回的,即便是住,也是住到县里或乡上;有人说我们去了能干什么啊?农活不会干,也没力气,语言也不通,炕也睡不习惯,怎么生活......
但再多的疑虑我们还是要去,因为目前的脱贫已经到了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我们等不起,也拖不起;我们必须步调一致深化脱贫攻坚,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后续清零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收官之战。
25日中午,我们一行12人顺利到达新发村村委会,简单的午餐后,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工作任务,会后大家便根据帮扶户的远近自由组合,各自带着给亲人的礼物入户开展工作。
同吃同住 原来我们本是“一家人”
第一天走访结束,去陈院长的“家里”看看,一进门陈院长就满脸堆笑带着三个孩子迎出来说:“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看我的三个小孙子,长的都可爱吧?”说笑着,来到主人为他准备的卧室,说是床上都已专门为他换上了干净的被褥。陈院长指着满墙的奖状自豪的说:“看看我的孙子们,学习都很好的,我也很欣慰啊!”晚饭我们是在他家一起吃的,害羞的女主人做的手擀面真的是很好吃。
王昕昕说:“我刚一踏进门,听到马姨说‘哎呀,小姑娘,你比上次来时胖了啊!’我就感觉好亲切,原来他们都记得,他们对我的印象那么深刻,来时对住宿的疑虑顿时消失殆尽。”
晚上我们第一小组的微信群里大家都在兴奋的聊着自己的入住情况。
大家都反映群众非常欢迎工作组同志在自己家住宿,并且都是将家里最好的房子、最新的被子拿出来。柳滨的帮扶户李得有本来要外出打工,听说帮扶的亲人要来,果断推迟务工时间,专门腾出儿子的婚房,拿出家里最新的被子,翻出珍藏的山野菜乌龙头,为4位亲人提供了温馨的吃住环境。看到大家不好意思,他憨厚的笑着说:“你们过来我们最欢迎,你们就把这里当自己家,吃好住好安心工作。”
茶喝一口就续上,始终要满杯,出去回来又是新的一杯。男主人用烤箱烤的红枣永远都是火候适中,口感甜腻。
早饭是简单的馍馍就茶,每家女主人的油饼都是炸的极好的,花卷也是又香又好看,就着清茶吃完便可开启一天美好生活。
中饭晚饭都是自己做。组员们每天早上等着卖菜车来,采购新鲜蔬菜和肉蛋食品,都拿出了看家的厨艺,为家人们做着美味。一天的劳动结束,一家人坐在暖暖的热炕头,尝着自酿的青稞酒,吃着自己做的菜,聊着党的好政策、聊着自己的小日子,其乐融融。
还记得早起专门为我们准备早餐的玉玉,她告诉孩子新烙的热油饼是给省法院的阿爷吃得,你们不能吃。
还记得中午饭时玉玉将拿出一盘不一样的菜,说是剩饭给自己吃,让我们吃新菜。
......
与他们同吃同住的日子里,我们的心贴的越来越近,恍惚间感觉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只是偶尔分开而已。
同劳动 我们都是好学能干的好同志
帮扶第二天,下起了雪,早起后我们都换上了保暖的衣服,各自参加了住户家的劳动。做饭、挖树苗、放牛放羊、喂鸡喂鸭、打扫庭院、挖地倒土,会干的往好了干,不会干的学着干,没有一个人怕累、没有一个人嫌脏,我们只想利用有限的时间为他们多干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他们多轻松一点。
陈占芝和李锡元住在五社社长的家里,女社长丈夫和孩子都外出打工了,一个女人有些活干起来很难,他俩就把自己当成壮劳力,专挑最重的活干,挖土、搬运,仅仅一天的时间,门前的空地就被整出了新模样。后两人又到各自的帮扶户家中帮助整理院落、宣讲帮扶政策,一刻也没有闲着。
祁永发一进家门就角色迅速转换,前院后院忙的不亦乐乎。主人李安成也是极信任这位一来就“反客为主”的省法院亲戚,跟他配合默契。整理大门口的堆积物、补上大红门脱落的漆、平整为建农家乐做准备的后院、清理超市门前的花园和水渠,让房前屋后都焕然一新。人手不够他主动邀请同行的李华、赵倩和我去帮忙,他说一定要将他的家打造成标杆,一次通过验收。
张鹏程住在七社马春西家,家里养着五十几只羊,每天早起收拾羊圈是雷打不动的活,他不怕苦也不嫌脏,总是拉着架子车,跑在前面,丢弃多年的拉架子车技术也是重新拾起。下午天气好,跟着同龄的男主人一起上山放羊,坐在山头,一起聊理想、聊致富、聊改善羊的品种,并积极为他们争取新建羊圈扩大养殖规模项目,真正把帮助他们脱贫当成了自己的事。
王昕昕和柳滨、杨维国、李彦坤一起住在柳滨的帮扶户家。这家有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孩子的妈妈是外地的,嫌这里的条件太苦,生下孩子后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年幼的孩子见到可爱的昕昕就叫“妈妈”,于是陪伴就成了她此行的主要任务,给老人孩子温暖和爱,让他们安心。同行的其他人也是每天一起为主人做饭,带孩子,还帮他们打扫卫生,原本缺乏生机的家里顿时活了起来。当发现家里养殖牲畜多,但主人卫生习惯差后,昕昕自创七步洗手操,并认真的教会了家人,在愉快的气氛中教会他们另一种生活方式。
感恩 世界因你更美丽
28日,我们的帮扶活动即将结束。早起,陈院长到每个组员的住户家里走访,询问帮扶结果,感谢亲人们对帮扶工作的支持,并到老虎山村督查帮扶工作。下午回来陈院长召集大家座谈,谈谈感悟与想法,大家都纷纷发言,听得最多的还是感恩、感谢、感动和惭愧。四天三晚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我们与群众越来越亲,虽然我们真的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他们心中却留下深深的感恩。
最难得是习惯因你而变。陈院长的住户家女主人每天做饭,但习惯将手在衣服上擦一擦,善意的提醒后,第二天女主人做饭便戴上了袖套,也开始注意洗手,并把厨房打理的非常整洁。看到家里没有洗澡的热水器,陈院长利用在州上开会的间隙给买来安装上,孩子们高兴的马上就要洗澡。院长叮嘱可爱的小孙女:“女孩子一定要爱干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临走时,主人家四点起来做早饭,炸油饼、蒸包子、做米饭还煮了肉,真是想把自己的好东西全都拿出来给亲人吃。
最难忘是他们对党的感恩之情。祁永发联系的六社祁德昌家,因为山体滑坡压倒了房子,由政府补助楼房安置在双城县城,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刚做完手术,所以祁永发、李华和我赶去看望,一进门他们就一直在说着感谢的话,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的耐心帮扶。女主人边拉家常,边对孩子说:“给阿大和嬢嬢(阿姨)宰鸡吃好不好?”孩子开心的说:“好”,男主人立马出去抓住鸡就宰了,我们三个紧拉慢拉都没拉住。实在不忍心,就给了200元钱匆匆离开,让他们给孩子吃,多补补。回来后才听说他们的鸡是最尊贵的客人来了或者过年时才宰的,今天他们给我们宰了鸡,是真正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最牵挂是我的帮扶户,75岁高龄的陶占云夫妇。两个老人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分开过,老三还没有结婚,外出打工,留下老两口孤独度日。听社长说他们家是19户中卫生条件最差的,我和李华、祁永发三人冒着雪来到他家,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屋。他们感动的一直说着谢谢,对不起还让你帮我打扫卫生,来了一口水都不喝就干活......临行时他俩跟着我们走了好远,一直在说谢谢。我深知我为他们做的并不多,而且只一次远远不够,今后的大部分日子还需他们靠自己过,但他们却一直记着我的好。在最后一天返程时陈院长又专门去看望了两位老人,我为他们带去了一些速食,李华给老人留了100元钱,让他们买点好吃的。他们硬要拉着我上炕坐一会,一直给院长说姑娘好的很,还给他们干活。
最矛盾是主人不收伙食费。按照规定,我们是要按标准付伙食费给住户的,但我们与他们最“激烈”的矛盾却恰恰出现在最后一天付伙食费时。当陈院长将生活费交给女主人,她再三推辞,见推辞不过急得都快哭了,她说:“你能住我家是看的起我们,我们都已经很高兴了,来的时候还给孩子带衣服,为我们购买安装热水器。来了吃的都是自己家种的东西,又不值钱,还要给钱,实在是没有要收的道理。”推来让去怎么也不肯收,直到陈院长说:“再不收就是让我违反规定犯错误,一定要收下。”女主人才勉强收下。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本以为吃住在帮扶户家会很为难,没想到人家愿意免费给我们最好的。
最感动的是我们成了亲人。新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裴正录说:“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近40年的时间从来没有见过下乡干部住到农户家里的,这次省法院的帮扶干部4天3晚的住户帮扶,让我们很感动,这次的帮扶将我们的关系由过去仅仅是帮扶人和帮扶户的关系,转变成心贴心的亲人关系,以后省法院的同志来,就都是群众的亲人,我们都非常欢迎。”
最鼓舞人心的是他们致富的信心。二社的社长王治平说:“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省法院的帮扶工作这么用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日子过好呢?”他精神振奋的表示:“在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村变化这么大,相信过几年你们会看到更加美好的新发村。”
乡亲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和行动,表达着他们对帮扶工作最坚定的认可,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帮扶的决心和信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满意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更需要执行好、贯彻好、落实好,也许每个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相信通过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政策宣讲、情感沟通、六大帮扶行动的精准施策、与群众齐心协力去努力,每个人微小的力量也能汇聚成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下一篇:法院文艺︱亲爱的执行干警,你好